有建設性的罪惡感,有助兒童發展健全態度


心理學家發現,內疚與同理的背後是兩種相似的情緒。 若懂得拿捏,一定程度的罪惡感,對孩子的情緒發展,其實有正面意義。 多年來,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心理學教授蒂娜‧馬堤(Tina Malti)一直不斷鑽研「罪惡感」到底會對孩童在行為與心理發展上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她發現,其實內疚與同理的背後是兩種相似的情緒,尤其是那些會因為道德上的瑕疵而感到內疚的孩子,他們通常比較不會出現反社會行為,長大後也很少出現叛逆或偏激的行為表現。 當一位小朋友把另一位小朋友弄哭了,弄哭人的那一位,可以感同身受對方的情緒,理解自己的錯誤,這就是「同理」;而「內疚」則是他清楚知道到把別人弄哭的行為是不對的,因此對自己不當的舉止感到抱歉。 這兩種情緒的表徵雖然看似南轅北側,但其實背後所反映的心態,卻息息相關。 然而,實際上當孩子犯錯時,家長們讓孩子接收到的訊息往往不是內疚,反倒是「羞恥」。 羞恥是由外而內,主要是從家長的角度來譴責孩子的行為,一旦孩子無法苟同,只會讓孩子備感羞辱。內疚則是由內而外,是從孩子本身的角度出發,不但清楚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更會引發內心的慚愧。 因此,要讓孩子感到羞恥還是內疚,重點仍在親子雙方在對問題時的反應,這才是主導未來親子關係發展以及孩子在形塑自我觀感上的重點。 學會內疚自省,家長該以身作則 美國紐約大學心理醫學中心主任海倫‧艾格(Dr. Helen Egger)教授表示,每個孩子都該清楚知道彼此情緒和觀點上的不同。 可是若家長本身就是表裡不一,或從未對任何事情表示內疚,自然就會降低孩子對事物的同理心。 但專家提醒,也要注意有些孩子會太過嚴苛看待自己的錯誤,為了超出他們能力範圍的事情而焦慮,像是當父母發生爭吵時,很多孩子就會單純的把一切都怪罪在自己頭上。 單方面的認為自己就是問題的爭端,或是將照顧家中體弱多病、罹患障礙的弟妹視為己任的這些孩子。 更可能會因為長期處於過度焦慮的狀態,導致他們精神失調。 家長要如何才能幫助孩子培養健全的人生態度呢? 其實,帶有建設性的罪惡感應該是要讓孩子覺得自己有足夠的能力,並且能夠用更好的方式把事情做好;因此,當孩子犯錯時,家長應該著重在行為本身,絕非一口否定孩子的性格。 在實際做法上,馬堤教授提出以下4大建議: 1.理性解釋:家長必須把行為過程的來龍去脈解釋清楚,像是跟孩子說,你弟弟會哭是因為你弄壞了他的玩具,你這樣的行為是不對的。 2.釐清能力:對於會把一切責任都攬在身上的孩子,家長務必要協助他們釐清自己的能力所及之處。 像是兄弟姊妹身上的病痛與殘疾並非是他們做錯了什麼所造成的,而如果家長間發生爭執,事後也記得跟孩子說明清楚,以免引起孩子不當的焦慮。 3.給予標準:家長必須協助孩子們在心中建立起一套標準的行為準則,讓他們清楚的知道自己在行為、關係與責任上的範疇。 適度的內疚可以激勵孩子往正確的方向前進,但若只是不斷的回頭看做錯的地方,只會讓人變得毫無動力、鬱鬱寡歡。 4.提供策略:孩子們跟大人一樣,也容易陷入負面思考、責備自己,像是當問題發生時就會嚷嚷著說我什麼都做不好、為什麼總是這樣?等等。 因此,無論是家長或老師都應該特別注意當孩子犯錯時是用什麼樣的態度回應? 畢竟大人所使用的語氣有可能會在無形中強化孩子的負面思考。 因此,切勿使用可能打擊孩子信心的話語,相反地,給予他們勇氣與策略,就能讓孩子朝向更好的自己邁進。 作者:田育瑄(親子天下)

杜耳學習發展中心  感謝您

留言